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花的靓丽绽放

发布时间:2020-05-15


黄利鸣/文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



深切期盼的日子终于来到,2020年4月8日,武汉城市解除了封闭。捆绑了76天手脚的武汉可以重新舒展起来,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2020年初,诡异怪诞的新冠病毒不期而至,一场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的疫情防控战展开。两个多月时间里,我作为九百万武汉人中的一员,经历了封城、封路、封小区与复工、复产、复常态的城市巨变;见证了检测、隔离、救治与“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防控、精准防控”的战斗过程;体察了惊恐、焦虑 、悲观与激奋、信心、喜悦的情感起伏。在赢得这场惊心动魄疫情防控战的胜利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力量。

 

生命与生产,两种选择的决断

    

病毒肆虐,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社会防控,生产生活会有重大影响。孰轻孰重?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将新冠肺炎定性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迅速采取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严厉的防控措施——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武汉“封城”。封城初期,国内有些人质疑过“小题大做”,国外有媒体攻击过“侵犯人权”。事实胜于雄辩,武汉封城76天,使潜在感染人数减少了96%。封城筑起的防疫高墙,成功阻止了病毒在全国的蔓延扩散,保证了更多国人的生命健康,也为世界防疫争取了时间、提供了经验。当疫情防控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时,党中央国务院又不失时机地决策,疫情防控转入常态,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以“六稳”的举措和多项政策“组合拳”减少疫情损失,恢复生活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更有效、更长远地保证人民的福祉。这两个“按键”的适时切换,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体现的是生命为贵的价值理念,体现的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本质属性。某些西方国家在经济活动和疫情防控的两难选择中犹豫徘徊,让其错失可贵的窗口期,付出了疫情迅猛发展,很多人失去生命健康的惨痛代价,引人深思。

 

武汉与全国,两个战场的统筹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湖北是重点,武汉是重中之重,武汉胜则全国胜。在确保武汉重点战场阻必断、战必胜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围绕阻断疫情蔓延扩散的总目标,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全国一盘棋”的精心棋局。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央指导组坐镇武汉,加强指导;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应时构建并高效运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与武汉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要求分类提出;“四早”“四集中”“四率”“四尽”强力督导落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声号令,尽锐出征。人民军队,闻令而动,火速参战。白衣执甲,不顾生死,逆行湖北。医疗界四大“王炸”齐聚武汉,全国重症救治力量,遏守生死关卡。19省对口支援16市,队伍优秀,装备精良。“两山医院”十天拔地而起,是来自全国各地 “火雷兄弟”的拼命建设,“方舱医院”半月神奇启用,是包括市内外院士创新、工人创造合力的结果。医用防疫物资的生产、运输、调度雷厉风行,菜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一呼百应。这两个战场的统筹,体现的是党的领导核心和权威,体现的是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体现的是制度强大的组织号召能力。某些西方国家在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质紧张时,疫情严重的州不能及时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甚至出现各地争相哄抢,竞相抬价现象,令人叹息。

 

物质与精神,两项支撑的保障

    

战斗激烈,消耗巨大,物质保障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重要支撑。多年发展奠定的工农业基础和生产能力,联防联控机制强大的动员和调度能力,很快实现了防控救治和市民生活所需物质的充分保障。防疫救治方面,做到了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社会生活方面,品种齐全,物价平稳,秩序井然。这源于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实力,源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源于居世界第一的14万公里高速公路和3.5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的综合运输能力,源于世界最大的公立医疗体系和全民医疗保障网,源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 “看不见的手”的积极作用。有的国家出现医护人员因防护物品得不到保障或抗议或辞职的现象,有的国家出现物价高涨,抢购打砸超市的现象,令人痛惜。

战斗危险,生死考验,精神激励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关键支撑。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给战斗在武汉一线的干部群众以必胜的信心,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宣誓激励广大党员冲锋在前,救死扶伤的天职,让市内外近10万名白衣战士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勇闯感染“红区”,忠于党和人民的政治品格,让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赶赴武汉战场,扩大床位迫在眉睫的需求,让4万名“两山医院”建设者争分夺秒,不眠不休,急如星火,力如雷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同胞情怀,让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同胞以不同的形式温暖武汉、支援武汉。体现了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文化力量和政治优势。

 

干部与群众,两股力量的汇聚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深入武汉一线调研考察,看望慰问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干部群众,给武汉人民温暖和力量。在党中央领导下,参加武汉保卫战的市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历史。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武汉的安全形势是许多普普通通的凡人拼出来的。84岁的钟南山院士用无座车票赶赴武汉,72岁的李兰娟院士50多天和她的团队战斗在武汉,71岁的张伯礼院士切除胆囊后仍坚守在武汉,黄璐琦院士率领国家中医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武汉,王辰院士大胆呼吁的方舱医院建成在武汉,陈薇院士领衔研制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临床试验在武汉,乔杰院士作为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领导组组长战“疫”66天在武汉。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顾不上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用“渐冻”的身躯一直拼命在救治重症病人一线,表现出医者仁心的优秀品质。在社区防控阵地上,全市数十万城乡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严防死守,创建无疫情小区6988个,无疫情社区1294个。每天上千名公安干警在医院安保、转运收治、排查值守等工作中尽职尽责,每天有8万名环卫工人维护城市的卫生,每天有5000名电工守护着万家灯火,九百万武汉人无烦无怨地待在家里整整76天,为疫情的防控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武汉人基因里的“不服周”让我们看到中国人骨子的坚韧与顽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


党内与党外,两个角色的合作

                                                       

国难危机的紧急应对,防控战斗的严峻复杂,也是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次大考。在这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特色和优势再次彰显。面对疫情,共产党坚强领导,定向把舵,协调各方,是疫情防控战斗中的领导核心。党的各级组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英勇奋战成为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成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面对疫情,各民主党派积极行动,围绕共产党关于疫情防控的总目标、总要求、总部署,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担当,诠释着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民主党派中央和省、市组织动员广大成员积极参加疫情防控斗争,许多医疗卫生领域的成员义无反顾奔赴防疫救治一线。农工党党员、武汉市中心医院主任医生梅仲明,为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烈士。很多成员在科研攻关、人工智能,数字平台,社区防控,设备生产,物质供应,社会公益等领域默默奉献。各民主党派认真履行参政职能,建真言、献良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广大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出主意、想办法,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我作为政协委员,在武汉保卫战的不同阶段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务实提出意见建议。例如:在武汉封城初期,针对患者艰辛就医,一床难求,社区防控工作的情况,提出加强社区防疫,在科学预判疫情的基础上,扩大定点医院和床位规模的建议;针对新冠肺炎病情变化不测,发病机制不清的情况,发出开展尸体病理检验刻不容缓的呐喊;针对“四类人员”还有部分未收治和隔离的情况,进行压实责任,落细落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的监督;针对武汉疫情清零后出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提出未雨绸缪,做好隐性感染者病毒传播的精准防控建议;针对留学生因停学停课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活困难、心理压力和感染风险情况,建议将留学生比较集中,且疫情比较严重的欧美主要国家有回国意愿的留学生用包机接运的建议等。很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还就抗疫协同科研攻关、积极应对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建言献策。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赴国难,共克时艰,是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是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的生动实践。我们没有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没有旧式政党制度党派纷争掣肘,恶性竞争的弊端;没有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因养分丰富而充满生机,因优势独特而前途光明,因疫情大考合格而更加自信、坚定。


新华网“献给英雄的武汉人民”有这样的评价:封一座城,护一国人。这座千万级人口城市和人民作出的牺牲和奉献,必将通过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斗争被载入史册!


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再次感受到武汉人的“不服周”:“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疫情短期内会给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改变武汉市多年以来持续向好、蓄势腾飞的发展势头,不会改变武汉市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不会动摇武汉市城市人口向2000万跨越、经济总量向两万亿跨越、城市定位向一线城市跨越的坚定步伐。”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英雄的武汉人民,我坚信并深情地期盼着!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