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观念的水位》阅读领悟

发布时间:2014-08-21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刘瑜的《观念的水位》。对大家来说,刘瑜可能是个很陌生的名字。她之前是个旅英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本科、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系讲师,2010年8月回国,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转型政治经济学、比较民主化、中国革命、比较政治制度”等学术研究工作。

《观念的水位》是一本专栏和随笔集,全书分为政论、书评和影评三个部分。收录的主要是她为《新世纪》周刊写的时评专栏,为《南方周末》写的国际时政专栏,给《新周刊》写的政治书评影评专栏及一些个人杂论。我其实很少买讲政治的东西,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就是,这是一本我能看得懂的政治观察随笔,生动而不艰涩,理性而不愤怒。

我想,我们不愿意谈政治,是不愿意谈形而上的政治,是不愿意听某某主义某某制度的政治,而当政治走出书斋,走下圣坛,被这样说起时,你会发现政治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会发现你家的垃圾该怎么处理,你上厕所排不排队,你上网能不能进外国网站……都事关政治。当我们认识到政治不是精英们的游戏而应该是常识时,对它的排斥感也许就不会那么深了。当有一个人用讲故事的方法给你讲政治,大概你也是愿意跟她谈谈政治的。《观念的水位》正是这样一本书。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政治现象,比如有一篇《让政治变得家常》,讲的是她在英国时,有一次搬家遇到了一个难题。有很多“大型垃圾”需要扔掉,怎么扔、扔到哪里呢?所谓大型垃圾,就是指旧冰箱、拆掉的浴缸之类的大家伙。扔到楼下的垃圾桶里,小小垃圾桶装不下不说,妨碍了交通和景观,邻居也会抗议。找垃圾清理公司来收,花费肯定不菲。正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朋友建议:找剑桥市政府处理,他们会以低廉的收费给你处理大型垃圾。于是我就到剑桥的政府网站查找相关信息。果然,政府网站标明,将大型垃圾扔到自家小区是不允许的。我要么可以将它们拉到一个指定地点免费扔掉,要么预订政府工作人员来清理,清理价格相对于这边的收入水平,并不算很贵。按照网站上指定的电话预约,很快就将垃圾顺利处理了。在在逛网站的过程中,她顺便发现,网站提供的便利远不止如此。如果你想在网上交地方税,可以点击A;如果你想知道剑桥所有的停车场位置,可以点击B;如果你是个无家可归者,可以点击C寻求帮助;如果你想住上政府补助房,点击D;如果你想抱怨隔壁的装修噪音,点击E;如果你对某个公务员的服务不满,点击F……总之,剑桥政府网站显然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互动型的服务性网站。从剑桥市政府网站这种谦卑、透明、互动的网站定位谈到政府定位,最后她说,以前我有一个理论:观察一个地方的政治,首先观察这个地方的垃圾。现在我又多了一个理论:观察一个地方的政治,首先观察它的政府网站。

这本书就是这样谈政治的。讲生活现象,讲英国议员的电视节目,讲社会事件,或者网络上的各种争吵,没有流于表面大谈概念,而是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我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启蒙”从来就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自由、民主、法制,向左还是向右,这些字眼儿对于学者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论述,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其实就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胡适先生早有说过,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多“研究些问题”的确比虚头巴脑地谈“主义”更适合今天积重难返的中国。

在这本书里,政治这个貌似高不可攀,于已无关,张牙舞爪的词汇,卸下浓妆,素颜以对,却变得更加丰富与生动。刘瑜所传递的态度是,公共事务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我们的柴米油盐,它也是我们的吃喝拉撒,我们去关心它,可以像关心一个老朋友一样,我们去影响它,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她在后记所说:“我当然希望它能激起一些人对民主自由的看法,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激起一些人把政治当作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我想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 

除了生动,她传达的,还有理性。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公众的自我表达提供了技术便利。但我觉得有时候情绪难免盖过理性。这本书里,刘瑜也算是中国现代政治的批评者,从美国民主的细节,横向辐射到东欧、中亚和拉美,谈别处的观念,批评的当然是此处的现状。但她不愤怒,不攻击,不绝望。逻辑严谨,剖析如理,一点点说,一点点证明,最后做结论或者讨论。她调侃那些迷人的、令人上瘾的愤怒,强调讨论问题的原则是“不贴标签,不站队,不在讨论前就先给对方辩友带上意识形态的帽子”;她拿战国时期名家哲学里“合同异”的流派针砭时下辩证的漏洞,强调人类文明的进步靠的就是点点滴滴的努力,大的进步值得大的肯定,小进步值得小的肯定。

她谈阅读,说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肯定是我笨极了。既然如此,不但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地讲到福柯、柏拉图和罗兰巴特。后来,从主张死磕经典,到主张从经验、从问题出发去读书的态度转变,她说,“我希望引导我去读经典的,是问题的箭头在不断指引,而不是餐桌上的虚荣心。”读书并不指望醍醐灌顶,更不觉得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仅仅希望每一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者带来一个小启发。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

她谈社会变革。认为变化的政治伦理生长于转变中的生活伦理,强调观念的力量不能小瞧,过去曾经对着那件皇帝的新衣啧啧称赞的民众一觉醒来突然不干了,你害臊不害臊,怎么什么都不穿?都是因为变革观念的水位在升高。她摆事实,讲道理,把社会问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她解释的是改变一部分人的观念。她说我不在乎别人的观点是不是和我一致,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观点是不是愚蠢,我在乎别人的观点是不是“独立思考”的结果。她承认历史会以退两步、进一步的方式螺旋前进,某代人可能会在那倒退的一步中度过倒霉的一生。虽然自己和大多数人难免处在这在“倒退的一步”中,但她仍相信一点一滴地启蒙会不断改变中国人的观念,新兴的中产阶级将成为促进中国变革的重要力量。所有的,潜在的,还在朝着有序的清醒发展着,这就是我们在内心里,隐隐看见“观念的水位”在减缓升高的过程。因为权利意识和问责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理所应当”的现实事件开始质疑,以言论参与的方式试图改变,我想,这些弱小的发声,应该就是希望吧。

年轻的时候,比如20岁时,没有读过什么书,没去过什么地方,从来没有机会聆听到过对公共事务的真诚讨论,思想处于一种比较混沌的状态。在这种时候,如果有人能够点拨你,给你带来一些看问题的不同的视角,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我记得书里提到,在中国农村长期执教的德国人卢安克,曾经说过一句朴素而又闪光的一句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继续镶嵌在制度机器里,继续“不假思索”地转下去,对于所有普普通通的人,是一个问题。如果能关注事实胜过关注争吵,关心细节胜过关心策略,能在这些细节中提炼出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任凭冲动、盲目、愤怒以及随便什么可以冲垮头脑的东西引诱人走向狭隘,那么,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政治我觉得其实也没不重要,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