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建立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教师流动

发布时间:2016-06-08


十二五以来,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公平明显进步,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强。特别是2015年高考成绩、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留守儿童关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成果显著。

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在于实现教师的有序流动。

目前,我区教育人才有序流动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现行人事管理体制间接影响教师进取精神。 现行的教育人事制度不利于教育人才的岗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工作缺少活力,形成职业倦怠,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实施绩效工资以后,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二是相应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由于在制定政策时缺少统筹思考,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致使一些学校好教师留不住、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难流动、流动的教师作用难发挥。三是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规范操作现象。在执行教师流动的实际操作中,部分校长仅从学校角度考虑,选派的支教教师或不符合条件,或不能完全摆脱原学校工作而“两头跑”,无法全身心投入。而薄弱学校校长在遴选进修教师时,因担心业务水平提高后教师会“跳槽”,也不愿派出有培养前途的教师。更有部分学校利用校际结对的优势,两校间达成“默契”,在名义上互派教师,实际没有行动。种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客观上使教师流动的实质内容产生了“虚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确保教育人才有序活动,必须从创新利益导向机制入手。

一、完善人事管理体制。现有的孝南区教育人才有序流动各项政策措施已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由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发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号文件),已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为此,孝南区政府应协同教育、财政、人社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基于孝南区教育发展目标的新的“教育人才有序流动”人事管理体制和机制。应充分发挥区教育局的区域管理功能,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局管校聘”管理模式,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一是要加大评(招)聘、评优、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倾斜。编制和人社部门应根据各校“有序流动”的需要,及时调整岗位设置以满足岗位聘用之需求。强化高级教师评审中有关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的制度;建立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职前或职后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 历,特别要增加“任教期间实际表现”考核的要求。对于流动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时间3年以上、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评聘及各级评优表彰中予以倾斜,同时在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有所体现。以“鼓励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为目标,完善新教师招聘办法,符合招聘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凡是主动要求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并达到规定年限者,除了落实省有关奖励规定之外,再给予专门奖励。二是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通过多种路径解决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工作3年以上的教师住房等生活问题,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且偏远学校工作。相关街镇应根据实际需求,主动积极承担责任,帮助解决公租房问题;建委应组织房源,在一定区域的廉租房中,将教育人才同等纳入租赁条件范畴。另外,适度发放交通补贴,一定程度上解决交通问题。

三是调动学校发挥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学校要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派出教师,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义务创设各种平台,充分发挥“鲶鱼效应”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自主管理积极性,要总结推广那些经过数年努力成为优质学校的典型例子,特别是要总结那些通过氛围营造、利益导向、工作安排、人员奖励等措施,整合本校及各种教育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学校“活力”再生的经验。在现行的校长考评指标中,应加入相应内容,努力克服“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职业懈怠心理,真正使教师“流起来”“动起来”。( 王 培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