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乡土公共艺术刍议——以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29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乡土公共艺术刍议
       ——以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为例
民盟湖北文理学院支部副主委、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尚晓明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乡村公共艺术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熏染作用。本文以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的公共艺术实践为例,分析乡土公共艺术设计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乡村 文化振兴 公共艺术
一、导语:乡土公共艺术诠释
当下,对于公共艺术的定义学术界存在各种争议,有学者认为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公众能够欣赏或者参与的艺术形式,如音乐会、美术展或者戏剧等与大众存在关联的艺术形式,范围较广,具有动态性特征;从狭义角度而言,公共艺术主要是指专门用于某一公共空间创作的艺术作品,主要是指雕塑、装置等视觉艺术作品,以静态展示为主,本文主要从后者的角度进行探讨。公共艺术在我国作为一种较新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进程,出现在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社区等公共空间,大众已经不再感到陌生,甚至公共艺术已经渐渐成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名片而被广泛关注。
乡村,公共艺术,这两者目前看来似乎很少有人将其联系起来:首先乡村空间的构成包含了农业种植空间、村民聚居空间和乡村公共空间,过去传统的乡村没有像城市这样专门建造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一棵村头的老树、一片稻场、一口井旁或田间地头,村民在农忙的闲暇之余,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聊着乡里乡外,家长里短,时令收成,一天耕作的劳累在这里化作了阵阵淳朴而爽朗的笑声,这里成为了乡民们的精神家园,成为了乡村文化精神的自然载体。而作为传统乡土的“公共艺术”,它也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存在着,村头老树下悬挂的古钟、稻场堆砌而成的谷堆,一座石碾、一口老井、甚至田间地头的稻草人……
可以这样认为,在传统乡村的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和农业生产活动、村民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它既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也没有刻意强加于其上的人文内涵,以当下的视野下,它更代表的是一种质朴的、具有乡土文化生态的“乡愁”文化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政策愈来愈好,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日益跟进,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变美了,农民富裕了,乡村经济也不再是单一的农耕经济,农产品产业化、乡村旅游经济生机勃勃,村民广场建起来了,农民的文化自觉渐渐提升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精神载体的公共艺术,又该何去何从,这是当下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二、新时代背景下乡土公共艺术的文化语境
一座城市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代表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可以传达出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比如深圳市的“拓荒牛”,它代表了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如今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代言者。还比如襄阳诸葛亮广场的诸葛亮雕像,既代表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传递出着这座城市“智慧发展”的精神内核。
在乡村,其独特的乡土文化应该成为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灵魂,而“乡愁”则应该成为当下乡土公共艺术创作的文化语境。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乡愁”,不仅仅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传统文化氛围的式微可惜,更是为本该保存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倍感焦虑: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乡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逐渐离我们远去,曾经朴实而洁净的农家小院被钢筋混凝土的洋楼所代替,曾经乡民们其乐融融谈天说地场所里的老树因为需要修水泥大道而被砍伐,乡里的百年建筑因为无人居住管理早已风雨飘摇,村里留守老人手里的手绣绝活因为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当我们面对“乡愁”而扼腕的时候,也许焕发乡土文化记忆的时刻也已经来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包括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依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说乡村文化振兴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艺术工作者,也正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将公共艺术的创作热情投入到了乡村,为乡村的文化振兴尽己所能。比如四川美术学院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开展的“羊磴艺术合作社”项目、中央美术学院在贵州省兴义市雨补鲁村开展的“艺术介入”计划、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浙江省台州市龙溪镇开展的“中国(玉环)美丽乡村动漫文化节”等。

三、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的公共艺术实践
堰河村,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西部,隶属于“湖北十大名茶之乡”五山镇。村庄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4个村民小组,303户,1050人,村庄自然生态良好、村容洁净清新、民风淳朴和善,近年来,堰河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村委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村民艰苦卓越的奋斗下,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
2018年5月,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响应学校践行“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服务理念的举措,成立了由相关专业博士、教授组建的“双百行动计划”项目团队,结合堰河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艺术帮扶活动,为该村的民俗文化园设计公共艺术装置和雕塑即为其中一项,此外团队还承担了村民广场景观设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等项目。
作为乡土的公共艺术创作,对参与项目的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田野调查成为该项目团队首先要完成的工作,为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团队成员背着行囊住在村里,实地考察该村的历史人文风貌,深入村民家中,通过走访和村中老人的口述,对堰河村的民风民俗、历史遗存都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也得到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结合考察资料,团队成员认真梳理,结合堰河村茶文化、农耕文化、百日山道教文化进行了分类,然后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上,团队一致认为不能城市化的雕塑搬进乡村的环境,而是通过挖掘和保护,让其以乡村特有的形态进行呈现,材料的选择则多以砖、土、石和竹等本土材料为主。并且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相互协商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借助他们拥有特别的技能,比如有些村民熟悉编织工艺品的,则让他们参与用竹子编织成作品,有的村民擅长石刻或者木工工艺的,则让他们参与石刻、木质类作品的制作。我们认为公共艺术可以帮助村民增强文化自信,这在我们和村民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村民们最重要的精神。

四、结束语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虽说社会发展需要破旧立新,但是,并非所有先辈们留下的东西都应该被抛弃,也并非所有过去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象征,很多东西正如同美酒,越醇越香。那些美丽的过往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弥足珍贵。故,在乡土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保护本地域的乡土文化资源,特别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尊重村民的文化意识,因地制宜地融合进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聚居空间的改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造中,将“乡愁”回归乡土,将乡土公共艺术打造成为新时代广大村民的精神堡垒,从而真正确立我们的乡土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尚晓明,男,1976年3月生,湖北襄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09年获武汉大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工程硕士学位,襄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1998年至今任教于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动画系主任,动画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