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读《政治的人生》的一点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4-08-21


《政治的人生》书名很严肃,其实是一本大家小书,前一段时间趁着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出差在外读了两遍,不自觉地沉浸其中,甚至读到会意之处会哈哈大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向大家做个推荐。

本书的作者王沪宁,1955年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因体弱多病在家自学,适逢“破四旧”,当时可供阅读的书非常有限,但王沪宁抓到什么读什么,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形成了两大优点,一是学会了思考,可以把一些最普通的问题条理化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由于勤奋好学,做人谨慎,1972年夏王沪宁被作为“工农兵学员”推荐到上海师范大学学习,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师从研究《资本论》的权威陈其人老先生。

毕业后,王沪宁留校任教。当时,高校里有少数年轻人,向往出国简直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去年流行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充分展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人追逐“美国梦”的超级热情),青年教师人才匮乏。当时的王沪宁不相信唯有出国才能成大器,主动请缨带课,在短短的几年内接连不断开出新课,一个学期通常要开四门课。在那个年代,王沪宁迅速成为研究政治学理论的知名青年学者。众所周知,1995年王沪宁在曾庆红和吴邦国的力荐下调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历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至今。

这本《政治的人生》就是形成于王沪宁进京前夕,正值他学术积累最为深厚,即将从学者走入决策层、实现由学术研究到实际操作层面的关键时期。全书以日记的形式点滴记录了王沪宁教授(时称)在复旦大学学者生活的最后一年,书中除了收录了有关作者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府形象、反腐败、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文章,也记录了作者每天的工作、上课、读书、闲暇之事和生活感悟。在该书的自序中,作者解释到:“之所以起名为《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作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至这一学问占据我绝大部分的生命。这个领域是那样的广阔,所有的课题都可被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我以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这番自序颇具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古朴而又霸气的遗风,立刻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中作者爱读书爱学习的劲头给我极大触动。翻开这本书,最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作者的读书时间大多是在凌晨时分。当时作者已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并且还负责筹建复旦大学法学院,可以说是在繁复的学术、教学和行政事务压力下,如海绵挤水般,坚持每天深夜学习思考。与此同时,作者读书学习兼容并蓄,据称他在复旦大学时期就以读书海量闻名,复旦图书馆几乎每本的借书名录上都能看到王沪宁的名字。这一点在本书中也有所反映,作者的本业是政治学出身,但是从其日记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涉猎非常广,从文学、历史,到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等,都有记载和自己独到的感触,例如在3月18日的日记中作者写到,“凌晨继续研究《MS-DOS》的书,对一些新的功能有所把握。用电脑,已经改变了我写文章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自我一番对比,倍感惭愧。

从《政治的人生》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一个人要达到学术上的极致、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是要牺牲很多,家庭、孩子、金钱甚至作者所认为的“可望而不可欲,可欲而不可求的”幸福。他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强者;有的要别人来设定目标,有的给别人设定目标;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是每一对概念中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私以为这是一种学者应的生活态度,做学问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作者是个热爱思考的人,这本日记中不乏记录了作者日常工作生活中杂碎琐事,但作者对普通的问题进行条理化分析,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分析,既有力度又有前瞻。观看国际女篮赛事转播,总结民族主义中国情结,思考“心理的力量历来是一个社会基本的动力,有时是最强大的动力源。……,如果是社会有目的的发动,那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精神原子弹”。又例如在北京参加首都国庆晚会,沉醉在欢声笑语、鲜花礼炮的同时,思考着隆重仪式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感悟到“民族中的各个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分散的,或者是在小的群体中,对整体的感觉并不强烈”,而隆重仪式是“一个民族感觉到自己民族整体性和民族伟大性的最好途径”,“这就是精神的实体和政治的联系”。作者对武侠小说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武侠小说“给人启发的是它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力。尽管是虚构,但是这种想象力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有价值。如何突发异想,把本来的平平淡淡,看得异军突起,这样才能才创造性。”

作者是个治学严谨的人。在参加表彰大会时,作者畅想自己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希望“多写几本好的书,多教几位好的学生”,并且每逢在国外的时候,“最想念的就是办公室和学生”。在回答博士生问考事项时,深刻地提出了对研究生和学术精神培养的三个方向:一是培养创造性,二是注意逻辑分析能力,三是要有比较健全的人格。在对改革开放进行研究时,精确地把握住改革开放“代表了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利益,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基本点。

作者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在94年的除夕夜,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整个世界都沸腾的时刻,作者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感受到“世界是多么强大的外在力量”,蓦然发现自己“孤独安静的存在”,但转念之间就把这瞬间的低落一扫而空,投入到“大富翁”电子游戏中,又是买地,又是炒股,又是建筑商场,忙得不亦乐乎。要知道作者此时已近四十,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确实让我初读时感到非常惊叹。另一篇日记中记录了一次作者听闻自己曾经的学生议论作者的学问水平,第一时间不是去刨根问底何人何事,而是反省自己那“一瞬间的恼火”,反思自己修养不够,甚至“教之失严”,虽然苛求自身略过,但也体现了作者的开朗气质。

作者也是一个大气可爱的人。一篇日记中作者回忆去神户大学做访问教授时,面对日本人尤为繁琐的申请表格,诸如“一定要问初中是哪天毕业,高中是哪一月哪一天毕业”此类,直说荒唐,烦不了,最后直接不去了,事后还写了一篇《反对表格主义》的文章,对当下的表格社会吐了个槽。从这一点来说,作者是一个大气与爽快的人。这也是做大事的人必备的素质。太婆妈的人不宜做大事。另外,透过这本书,我也发觉作者这个人也很可爱。通读这本日记集,你会发现作者基本是隔三差五会读些小说,出处不一题材不限,其中也不少是《废都》一类“此处省略五百字”的小说,然后作者就会一本正经地批评当时的文字描写太露骨、文艺水准太低。可问题是,没过两天他又开始读这类小说了。

 

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本书作者可以说是“学而优则仕”的一个重要代表,曾经在“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在当前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分子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高校学者做了新时期的“投笔从政”者,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在广大民盟盟员中,也有着这么一批心怀国家民族之忧,舍下精心专业,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走向各级部门机关,尽心尽力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的“学而优则仕”的优秀盟员们。通过这本书,我充分感受到了那些心怀韬略、践行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可敬、可叹、可爱之处。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简历之外的成长轨迹和内心世界。即便是偶然或者非情愿,这本书最终为我们还原了这么一个形象:一个活生生的、在不停思考着的人,一个有着喜怒哀乐、有感就要发的人。再次翻过这一页页日记,感觉如同有形的生命在手下流过。对于个人来说,“生命在一天一天地减少,历史在一年一年地过往”,但品读着作者的所感所思,使我逐渐认识到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生命在一天一天地增加,历史在一年一年地延长”。

最后借本书作者的一句诗句与大家共勉。“指观世事出清淡,笑看人生入深沉”。谢谢!(蒋丽浦)